北斗作为我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战略设施,不仅是我国时空安全的战略保障,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柱,两会期间代表纷纷“发声”,推动北斗应用升级。 孙家栋院士说到:“北斗卫星真正的效益到底有多大,关键就在于地面的应用,怎样在应用领域把它搞好,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中国兵器的白晓光建议:第一,强制推进国内企业使用我国自主A-北斗/GNSS加速定位服务,出台相关政策强制国内手机、汽车、无人驾驶(包括无人机)和其他物联网相关产品制造商使用我国自主A-北斗加速定位服务;第二,尽快出台强制使用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牵头的全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张网作为高精度差分信号的来源,以加强对北斗高精度位置作业和服务的管理。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钟天华建议:国家法律法规对北斗高精度位置坐标精度进行分类管理,除非有明确高精度位置坐标不能采集和使用的区域,开放一般民用区域的坐标信息采集和使用限制;在日常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北斗高精度数据采取开放政策,在有效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同时,释放万亿级别的北斗定位产业价值。 目前,北斗与GPS在定位服务能力上已经没有差距了,但是在产业链的成熟程度和应用广度来讲,还有不少的差距,作为后进者的北斗,想要赶超前方的领先者,均需要在政策层面上作出更大的努力。 无论是来自孙家栋这样的顶级专家,还是诸多业内人士的言论,对于北斗目前的情况都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应用层面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